舌尖上的中國1劇情

舌尖上的中國1 (2012年)

舌尖上的中國1 2012年 中國內地 共7集

舌尖上的中國1第7集剧情

作爲最後一集,本集將帶領觀衆完成一個迴歸——從餐桌迴歸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爲出發點,繼而將視線投向生產出各種美食原材的廣袤田野,探究美食的來源,它們是如何被人類以各種方式培育出來,並突出體現生態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正是這樣的方式才能爲美食提供至關重要的品質保證——優良和清潔。

這一集在呈現中國美食多樣性、地域差異性和農業多樣性的樣貌同時,講述了中國人爲了食物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本集旁白

中國人說:靠山喫山、靠海喫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  七: 我們的田野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這個農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

貴州省從江縣,侗族、苗族和壯族聚居的山區,這裏的人自古以糯米爲主食,在高山梯田裏種植着近百種原始的糯稻。遠離現代文明的喧囂,散落的村寨像一個個孤島,深藏在大山深處。

十月,是糯稻成熟的季節,壯族聚居的下堯村,正在迎接一個專爲稻穀豐收設置的節日---新米節。但糯稻並不是村民們唯一的收穫,水田裏還藏着其它的祕密。水稻田裏可以同時養鯉魚和鴨子,這種稻魚鴨共作的古老體系,已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獐子島,黃海北部一個不足15平方公里的島嶼,卻因爲海域裏的物產富甲一方。碧波之下,生存着一個興旺的羣體。被中國人視爲海中珍品的海蔘、鮑魚、海膽等無脊椎動物恰好佔據了其中的多數。純淨的水體和活躍的洋流造就了它們非凡的品質。

三年前,數以億計人工培育的海蔘幼苗被播撒在這片水域,它們和野生同類的成長軌跡完全相同。這是人類和大自然的攜手合作,以生態的方式,實現了耕海牧漁的理想。45歲的潛水員王厚喜正在準備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次入水。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繁衍期,它們成羣結隊從棲息的支流和湖泊遷移到長江口。因爲生態環境的改變,今天,野生中華絨螯蟹已經十分罕見。小太是人工繁育的一代。河塘裏的水全部引自太湖,小太的食物是湖裏的水草和小魚蝦,與喫飼料的同類相比,它擁有更長的生長期和更健壯的體魄。今天的中國,大閘蟹已經成爲利益最高的養殖項目之一。

地處長三角北端的江蘇興化水鄉,彷彿一片被時光遺忘的土地。盛夏的正午,夏俊臺和王元鳳把船划進了湖蕩,給一種嗜水的高大蔬菜進行澆灌。他們腳下這塊樣貌獨一無二的土地,叫垛田。

各種蔥蘢的蔬菜中,身形魁梧的芋頭是絕對的多數。四面環水的垛田,恰好能夠滿足這個物種最大的嗜好:喝水。每天,老夏要給芋頭澆四次水,每次澆夠一個小時才能保證芋頭的需水量。

在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祖居興化農村的夏俊臺,可能是家族中最後一位從事農作的人。但這並不影響他安然享受這裏的一切,天然的垛田、芋頭、以及他和妻子的家。。

青藏高原,世界的屋脊。喜馬拉雅山橫亙於南部,它的北面,雅魯藏布江從雪山冰峯間流出,奔向藏南的谷底,開闢了西藏最富庶的農業區——日喀則。

村外,人們種植的青稞就要成熟了。在寒冷的極地,人們需要藉助飲食來補充生命的能量。4000米以上的海拔,自然的饋贈並不豐富,有限的食物當中,青稞,成了人們最依賴的主食。望果節在青稞成熟前舉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祭臺上,鋪滿青稞粉的手印,被賦予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青稞粉被拋向空中。人們相信,祈禱的聲音,可以直達天宇。

北京,繁華的國際化都市。林立的高樓,圍繞着古老的紫禁城,也圍繞着不同氣質的老街小巷——衚衕。住在衚衕的貴春有一個不平凡的理想:擁有一片自己的菜園。於是,貴春把他的理想搬上了屋頂。

種子在地下靜靜地沉睡着,春天的北京,看不到一點綠意,屋頂上的魚池還留有去年冬天的殘冰。夏天一到,貴春的屋頂完全換了容裝。當都市中的人們涌向菜場,將遠道而來的蔬菜帶回家,貴春卻可以像個自在的農夫,就地取材,自給自足。

都市裏,成片的屋頂彷彿被遺棄的空間,了無生氣。而貴春的屋頂菜園卻是一片清涼世界。不足100平方米的綠色屋頂,用它的每一個葉片,淨化着都市的空氣。它們是貴春送給這個城市的禮物。

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繫於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一位作家這樣描述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喫飯時,總不會忘記擡頭看一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