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劇情

跨過鴨綠江 (2020年)

跨過鴨綠江 2020年 中國內地 共40集

跨過鴨綠江第3集剧情

鄭銳在金醫生手上寫下地址就興奮地跑回家,宣傳幹部李永明想要來採訪救火的鄭銳,恰好趕上今天家裏邀請了那天全部的救火同志。鄭銳回到家裏見到了老連長又是一陣興奮,老連長告訴他三十八軍已經駐紮秦嶺,作爲偵察兵骨幹的鄭銳是現在部隊急需的人才,他需要鄭銳去執行一項祕密任務,三天內就要出發。

金醫生等同志都來到家裏,李永明提議讓大家一起先拍照。他就地取材用凳子架起相機和幾位英勇的戰士合影。正要坐下喫飯防空警報再次拉響,同志們紛紛返回部隊,鄭銳背起行囊也要離開家。鄭母失去了丈夫,現在又要送兒子上戰場,可國家有難縱是內心有千般不捨她都要痛苦着放手讓兒子去保家衛國。

美軍於仁川登陸,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於第二日就開始反撲,朝鮮戰局就此扭轉。聶榮臻和周恩來已經看出朝鮮局勢不容樂觀,毛澤東批准東北軍計劃後勤部派出部分軍事幹部入朝軍事考察的建議。鄭銳等幹部來到東北軍司令部,坐在他身邊的陸乘風是個名副其實的神槍手。眼下司令部決定派出五人小組入朝考察大兵團過江後的後勤保障問題,記憶力超羣的陸乘風在腦中記錄下了任務要點。鄭銳等人換上西裝,要返回秦嶺的老連長特意過來囑咐他要保障首長和同志們的安全。

跨過鴨綠江第3集分集劇情
跨過鴨綠江第3集分集劇情

周恩來拿着電報疾步來找毛澤東,根據朝鮮的觀察美軍於仁川登陸兵力預計有一個師,而人民軍只有新組建的兩個團,後續部隊也未能及時趕到,美軍已經逼近漢城。毛澤東分析美軍一定會繼續增兵,向東延伸逼近三八線,人民軍必須保證三八線以北進行持久戰。周恩來詢問該如何回電,毛澤東看着手中的文件他們還得再考慮考慮。政務參贊柴成文向倪志亮大使通報周恩來的回電,要他轉發金日成幾點建議:一肯定朝鮮的政治思想,二要保持主力,三若漢城被攻佔則有被敵人切斷後路的可能。

蘇聯外交部長維新斯基告知斯大林美軍已佔領漢城的消息,朝鮮發電向他們請求支援並支持中國同志給予直接軍事援助。斯大林認爲美國的戰略重心仍在歐洲,而他們也是如此,他們不能分散注意力,這也是維持社會主義國家不被分裂和避免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對峙。斯大林要求立即電告毛澤東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就直接入朝作戰,蘇聯將出動空軍支援。

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已超三十萬,且已經逼近三八線,再加上空軍海軍已有近四十萬兵力。周恩來讓印度大使給美國捎信以警告美國,杜魯門攛掇安理會搞了一個八國提案,企圖爲“聯合國軍”佔領朝鮮提供法律依據,被蘇聯一票否決後還直接提交了聯合國,準備由他們控制的大會來通過。毛澤東詢問起蘇聯的態度,斯大林主張朝鮮問題地方化,但毛澤東表示若美軍過了三八線中國就一定得管。

記者會上麥克阿瑟不斷標榜着自己的功績,更是在漢城仍在激戰的時候就對外宣稱已經佔領漢城。他將向金日成下最後通牒命令其投降,否則就會跨過三八線直至鴨綠江,肅清整個半島北部。他敢這樣做的很大原因在於,他認爲中國根本不具有介入戰爭的能力,至於蘇聯三八線對他們沒有任何意義。前線的沃克將軍表示會停在三八線等待聯合國的命令,但麥克阿瑟否決了這種說法,跨過三八線向北前進的計劃即將實施,他的作戰方案就是——進攻。

深夜周恩來接到金日成請求直接入朝作戰的電報,其特使後天會帶着金日成的親筆求助信來到北京。毛澤東看過電報讓祕書葉子龍馬上草擬電文,一讓高崗同志立刻入京,二通知鄧華隨時待命出征。並讓周恩來囑咐朝鮮方面讓被切斷的部隊分散北撤,無法撤退的部隊就在原地堅持打游擊戰,這纔有勝利的希望。

頤年堂內一場沒有會議記錄的會議正在進行,毛澤東鼓勵同志們暢所欲言,林彪肯定了朝鮮的重要戰略地位,但中國因爲戰亂已經是千瘡百孔,臺灣和西藏問題還未解決,西南西北仍在剿匪,國民黨特務也是蠢蠢欲動,再加上現在國內的工業能力和美國相差甚遠,國力懸殊這場仗實在難打。

毛澤東心中已經篤定此戰必打,怎麼打派誰打纔是他心中的考量。林彪的講話令他失望,可在場的多數人都認可林彪的想法,中美在經濟政治軍事實力相差太過懸殊,爲了救朝鮮賠上新中國並不值得。毛澤東認爲這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種聲音,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就盤踞在家門口,中國將永無寧日,不能採取鴕鳥方針。會議沒有商量出個結果,只能就此結束。

毛岸英帶着機械工具廠生產出的農用工具給父親看,父子二人談起朝鮮局勢。毛岸英同父親的想法不謀而合,雖然物質上新中國無法匹敵美國,但中國人民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一定可以戰勝困難。

麥克阿瑟決定讓部隊儘快跨過三八線,沃克激動的站起來朝鮮現在正有一支兵團在迅速向北行進,正好就在美軍從海上到達前,這會分散美軍的兵力,他不同意讓自己的部隊從前線撤回再繞道仁川登陸去往元山。可漢城的補給無法同時維持兩個軍團,所以他們必須找一個新的供應港,元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沃克還想再爭取,但驕傲自負的麥克阿瑟根本不願再聽。

金日成的特使到達北京急於面見毛澤東,蘇聯方面斯大林也認爲中國此時出兵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