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战友剧情

永远的战友 (2019年)

永远的战友 2019年 中国内地 共28集

永远的战友第28集剧情

邓颖超看着罗莹漂亮健康的小宝宝喜不自禁,张文给孩子起名叫皖南,让他永远记住皖南事变,将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四军战士和不逐私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同样以失败告终。周恩来邓颖超回到延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周恩来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邓颖超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邓颖超也随代表团从重庆转至南京,开展妇女工作。解放战争爆发后,周恩来协助毛泽东指挥作战,邓颖超则奉命参加中央后方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之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周恩来忙于筹备建国事宜,邓颖超参与组织筹备并出席了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很快,她接到了毛主席的重要委托:让她把宋庆龄先生接到北平。因为孙夫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理应在新中国有重要的领导地位,而这也是全体政协委员的共同心愿。

1949年6月21日,周恩来将给宋庆龄的信件和毛泽东写给邀请信郑重交给邓颖超面交。他叮嘱小超:此去上海责任重大,潘汉年刚发来电报,蒋介石正有计划地向上海派遣特务,暗杀新的领导人制造动乱,所以她的活动要格外小心,决不能伤及孙夫人。邓颖超领命前行。

另一边的蒋经国将父亲蒋介石接到台北市有名的风景区草山作为驻地,蒋介石忌讳“落草为寇”的晦气,将之改名为阳明山。这时毛人凤前来汇报,邓颖超已抵达上海,迎接宋庆龄北上参加中共新的政协会议,蒋介石指示他将邓颖超和宋庆龄双双干掉。

邓颖超抵达上海后,已是上海副市长的潘汉年陪同她拜访孙夫人,邓颖超将毛主席和周恩来的亲笔信交给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局协商会议,但知她有苦衷,不必马上答复。邓颖超告诉孙夫人,明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28周年纪念日,陈毅市长邀请她届时莅临。宋庆龄欣然应允,并打算写几篇贺辞请小超代为诵读。

晚上,潘汉年和刚到上海的陈赓来到外滩上,感叹经过数载的南征北战终于为全国人民迎来了和平解放的局面,他此行来上海,一是二野的首长要在上海召开军事会议,布署南下的任务,二是来看看自己的救命恩人孙夫人。

次日晚,宋庆龄应邀参加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庆,晚宴上,邓颖超代表孙夫人宣读贺词,向人民的自由致敬,她的发言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为确保孙夫人北上的绝对安全,周恩来给陈毅送来了锦囊妙计:由头等卧车直开南京,然后再换卧车,由浦口直开北平。

宋庆龄听小超介绍北方农村的妇女儿童生活艰苦,妇女不识字,孩子们也都不读书后非常担忧。小超告诉他,毛主席已安排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同时提高农村的妇女水平,引导她们从家庭生活走出去成为改变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孙夫人听后深表欣慰。她们信步走在法租界,孙夫人感叹中国人终于是法租界真正的主人了。二人又来到了昔日牛兰夫妇被捕,小吉米被当作人质关押的小楼前,如今被宋庆龄领养的小吉米已被送到苏联与毛泽东的孩子一起读书。邓颖超告诉孙夫人,她在延安还有很多中国的小吉米,当年孙夫人把在洛彬矶爱国华侨捐赠的钱寄回了延安,为纪念爱国华侨的爱国之举,在延安创办的儿童保育院就叫洛彬矶保育院。毛主席称赞孙夫人是全国妇女寻求解放的一面旗帜,小超已转告毛主席:她和孙夫人早已约定,要做全国孩子的母亲!宋庆龄告诉小超,当年被关押的牛兰夫妇在南京攻陷前夕,趁着日军攻城的枪炮声,逃出监狱回到了他们的祖国,只是和他们一起战斗的异国战友佐尔格等人惨死在了日军的屠刀下,邓颖超告诉孙夫人:日军横行上海、侮辱中国人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现在一个齐心协力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时代到来了,宋庆龄当即决定随小超北上到北平。

重庆,毛人凤获悉邓颖超乘车火车陪同宋庆龄到北平的消息后,命令爆破手与游船的潜伏人员接头,将船上装满烈性炸药。一旦专列开到渡船之下,在江心引爆炸药,他计划即使炸不死宋庆龄和邓颖超,也要让她们落水淹死。上海的潘汉年通过敌逆向电台获知敌人的阴谋后,立即向陈毅汇报,陈毅决定大张旗鼓地欢送宋庆龄离开,同时安排两列专列。到达南京后由粟裕亲自到车站接待,并在市政府准备招待宴会,与些同时将另一列专列提前开到准备渡江的轮船上,等宴会结束之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孙夫人和邓颖超送到提前待命的专列上,这样不等天亮他们就已经快到徐州了。

在陈毅的周密安排下,孙夫人和邓颖超一行顺利到达徐州。毛人凤次日得到消息后十分沮丧。另一边的陈毅、潘汉年闻之如释重负。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亲自在北平车站迎接宋庆龄,毛泽东告诉孙夫人,她是孙中山最忠实的战友,也是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朋友,热烈欢迎她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携手去建设一个更加伟大的新中国!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一生的革命伴侣,他们志同道合,为了共同的信仰舍生忘死地执着追求,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将自己对周恩来的感情凝聚为四个字“战友小超”,将之工工整整地写在花圈洁白的的挽联上。